从业资格考试信息汇总

随手掌握最新考试动态

关注公众号

新闻媒体从业人在读MBA兼攻CFA,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8-8-6 来源:中国CFA网站

1、CFA一级战况

协会已经公布了2017年12月CFA一级的通过率为43%,也就是说,如果100个考生里的前43名通过的话,我想自己大概排名第35名左右,不算绝对的踩线飘过,但在所有通过的考生中,成绩也属于中等偏下的。9个科目中(derivatives+alternative被算作一个科目),三个超过70%的线(也就是老成绩单上说的A),三个非常接近70%的线(也就是老成绩单上的B),还有三个离70%比较远(不知道算是B还是C)。

2、个人背景

虽然高中是理科,数学知识不算一塌糊涂,但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都是纯文科(新闻传播),后来的工作也全部是媒体圈,和商科没有半点关系。所以我也算是CFA零基础考生,我是从supply/demand的图开始起步的,我从time value of money都不会开始的。

3、我的优劣势

劣势:如同上面说的,我没有半点基础和背景,无论是学校背景,还是工作实战经验。我不能和本科就学金融、会计科班出身的人比,也不能和已经在银行干了几年的人比。外加,我不仅一直都在全职工作,我还在兼职读MBA,光这两件事情就忙翻了(而且还得瞒着公司读MBA和备考CFA),实在没什么多余的时间。2017年我着手准备CFA,我还出了两次海外的差,两次加起来一个半月,加上每次回来需要一周倒时差,可以说我至少两个月完全没碰过书。

优势:从2015年9月开始读fully employed MBA,占用了几乎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这算是劣势,也算是优势。毕竟我MBA读下来(尚未毕业),CFA里面除alternative investment之外,所有科目我都有上过相关课程,掌握不牢的肯定有,但没有任何东西是完全陌生的。读MBA时,我有很明显的喜恶偏好,我喜欢所有和finance相关的课程(这也是我为什么走上CFA这条路的原因),所有A+也都是finance的课拿的,我选的finance的课自然也比较多,甚至包括PEVC,derivative,这些对我后来参加CFA考试还是很有帮助的。

此外,也许语言是我最大的优势,在美国生活近10年,CFA的英文表述对我没有任何障碍。尤其经济、会计、统计、投资等所有课程我在中国完全没有学过(连统计都没碰过),然而在美国读MBA的时候学了一遍,所有词汇都是用英文学的(包括equity option这种极基础的词),所以考试时语言不是问题,甚至如果考试变成中文的,可能反而我还不清楚在讲什么。

4、关于CFA奖学金申请

众所周知CFA考试费很贵,尤其考一级的人还要交一次性的注册费,即使是早鸟报名,总共也要花1000多刀。CFA提供两种奖学金,一个是Access Scholarships,意思就是给付不起钱的人。另一个是Awareness Scholarships,给四种人的,包括女生、学生或老师、Regulator、媒体从业人员。我很幸运,这四个选项中,我除了Regulator不符合外,另外三个都符合。我本来想申请媒体从业人员奖学金,但它要求我的上司签字,而我又不想让公司知道我考CFA的事,只有作罢。后来我用了学生那一项去申请,刚好,教我investment的老师也是CFA成员,他每年有10几个名额给本校的学生。我把表格填好后给他,他签了字,然后帮我提交上去。大概三周后,CFA的人给我写邮件,说我的奖学金批准了,但由于我已经全价交了报名费,他们将会退款750刀到我的信用卡。是不是超棒\( ^▽^ )/

大家可以研究一下奖学金事宜:https://www.cfainstitute.org/programs/scholarships/Pages/index.aspx

5、CFA教材选择

官网送了电子版教材,但我一点也没看,因为很不习惯看电子版的书。

我只有一套Kaplan,还是2015年的版本,是一个此前弃考CFA的朋友没用的,送给我的

直到9月,我回了一趟中国,才又在淘宝上买了两本Kaplan模考的书(但最后只做了大概0.7本),外加一个总结所有公式的表。

6、关于CFA成绩及格线

虽然CFA从来没有公布过通过考试的分数,甚至每个考生连自己考了多少分都不知道,这一只是个谜团。但以我个人经验,我相信,120分的题,如果得分在high 70,肯定可以过。因为我自己的Kaplan模考水平大概就在75/120左右,就算考试当天发挥的好一点,考了80/120,但要知道,总考生中还有大概8%的人分数比我低但也过了,所以我相信如果有high 70肯定可以过,甚至只要上了70,就非常有希望可以过。

7、CFA各科详述

道德:这是性价比最高的部分,我会在后面的【经验教训】部分详解。

经济:经济是我第一个开始看的科目,由于最后时间紧,我根本没时间回头温习,10个月之前看的东西,也都忘了。不过我读MBA时,经济学是白宫全美贸易委员会(National Trade Council)主席Peter Navarro教的。巧的是我也成为他最后一批学生,因为在此之后,他帮助特朗普选上总统,他就去白宫任职了,离开了学校,离开了加州。在他教我经济学的过程中,我被迫看完了他写的三本书(因为他要强制性quiz三次,内容全是他书里面的,所以我必须要看)。可能正因为如此,我的经济学学的不算太烂。即使看的Kaplan都忘光了,但还有一点底子在。

Quantitative:这是很多中国人的强项,统计、排列组合,中国人必须要拿分。我这一部分考的并不咋地,那些corelation, covariance, deviation, variance的公式,我到现在都背不清楚,我也就不班门弄斧了。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nalysis:这一部分比重最大,但是却是很多人(包括我)最薄弱的地方。由于我的会计基础差(其实根本就是0),我一直在捣糨糊,很多基础内容我到现在都没搞的很清楚,比如折旧,算CF,operating lease和finance lease的区别,IFRS和USGAAP的区别……感觉这些东西我如果再不补强,二级就不必去考了。

Derivatives+alternative:我听到很多人说因为这两部分占得比重不大,可以考虑放弃。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好策略。因为我MBA过程中,专门拿过一堂derivatives的课,也拿过alternative中涉及到的PEVC的部分,但我没有再学其它的了,例如房地产。我当时的策略是,就我已经掌握的部分,知道多少答多少,不再投入额外精力(毕竟derivatives如果真的要下功夫,将会非常复杂,尤其是各种组合,还有binominal tree, black-scholes)。我就决定尽力答,房地产等不熟的部分就靠常识去蒙,我甚至连Kaplan都没看。

剩下的四个部分都是直接的finance内容,算是我比较拿手和感兴趣的,equity, fixed income, portfolio management, corporate finance:其实翻来覆去就是那么点东西,例如基本的TVM(关键要学会用计算器),NPV,IRR,EPS(dilute的情况下怎么算),CAPM,dividend discount model即P=D/(k-g),sharpe ratio/risk adjusted return,bond duration 和 convexity(这是我的弱项,那几个公式我也一直都背不清楚)。这些东西一定要搞清楚,弄清楚这些之后,绝大部分计算题都没有问题了。

8、考试时间安排

原来觉得11个月准备时间,特别充足,幻想着自己夏天之前能看完第一遍,再用两个月时间过第二遍,最后再花两个月时间狂做题。结果,这些都是自己骗自己,压根儿就没实现过。我之前一直都不紧不慢的看书,觉得自己还有时间,一直到9月才忽然发现,连五本Kaplan都磨磨蹭蹭没看完,就不必指望自己能看第二遍去巩固了。但其实实际情况更糟,到了11月上旬,五本书还是没看完,大概看了九成吧,当时就决定不看了。决定在接下来十几天时间内只做两件事:在道德上下点功夫(传说不是道德不过,全都白费劲嘛);以及做题做题做题。

》》没有时间看书还能利用什么方式复习备考?

以我自己为例,我每天无论去哪里,都会把Kaplan的书装在包里,不管是中午午休,还是在办公室比较清闲的时候,或者出去办事要等,约朋友在等的时候,我就会随时拿出来看看。因为我整块的时间都要上班,到了晚上和周末我又要上学,我只能用比较零碎的时间去看书,好处就是每次看20分钟,半小时,不会觉得很累很烦。不过,到了最后临考前几天,我也请了五天假,每天从早到晚,狂搞了几天。

9、经验教训

(1)不要觉得自己准备时间很充分就没有紧迫感,就磨磨蹭蹭,这样的效果还不如紧凑的准备三四个月。时间是易耗品,真的消耗不起。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时间多,time is never enough for CFA。

(2)要多做题,纯看Kaplan和做题还是截然不同的。有时候自以为书看懂了?,但一做题就会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我觉得题海战术在CFA中其实也是有用的。我在最后10天内狂做题,发现提高特别明显,每天都在进步。例如Kaplan模考习题集第一本有六套题(一套120题),我前三套分数都只有60多分,后面三套就明显提高的到70多分了?。我当时多么想撞墙,想再多一个星期时间,不要太多,只要一周,我再做一本习题集,我很有信心的说,肯定可以从low 70提高到high 70,甚至突破80。

(3)临时抱佛脚还是有用的。接着上面的话题来讲,我相信对很多人而言,尤其在PASS边缘挣扎的人来说,多做题是?很有效的提高成绩的方法,当然这个方法有局限性。也就是说,你可以从60+提高到70+,甚至80+,但80+可能会到一个临界点,过了这个砍之后,做题带来的marginal benifit就不高了,我相信真正考到90+或者100+的人毕竟还是基础学的很扎实的,不是临时抱佛脚出来的。

(4)道德部分放在最后花几天时间突击是有用的。道德我在11月中旬才开始看,算是非常晚,非常危险的,不过我觉得道德部分是性价比最高的部分,即花时间最少,拿分相对高和容易。不能只看Kaplan冗长的内容,要结合做题。此外,我当时在网上随便搜了一下豆瓣上有人总结的中文的道德部分的内容(就是总结了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哪些commission可以拿,哪些trip可以去,哪些事不用disclose等),觉得挺有用的,甚至忽然之间就能升华一个层次的感觉。虽然我最后道德也没有考到A,但成绩已经非常接近70%,想想我在它身上花的时间那么短,就觉得这是非常值得的。不过要提醒的是,到的部分的题干描述非常冗长,而且有近20道题,就像是无数个阅读理解,一口气做下来可能感觉很烦躁,这点心理准备还是要有。

 猜你喜欢

访问电脑版

 
网站地图